一晃眼就到了六月...
一整個五月我都沒寫下任何東西,為什麼呢?
因為我非常入境隨俗地得了「五月病」:
【五月病】指稱因為環境適應不良引發的精神症狀,尤其好發於剛剛經歷階段轉換的社會新鮮人和新生身上。由於日本的學制與會計年度均起始於四月,因此新鮮人的入學、就職便同樣是以四月作為起點;一直到五月的黃金週假期之前,這段時間都可稱為環境適應的蜜月期,新鮮人的幹勁與熱情恰恰好是最為沸騰的階段。然而假期一旦結束,初始的熱情就開始磨耗殆盡,假設又另有環境適應困難作梗,則失眠、無力、頹廢感等等近憂鬱症的症狀便不容抗拒地浮現而上。 再加上五月的日本水氣豐厚,灰陰天色和沁涼雨滴動輒蔓延個一兩週,很容易就讓失足者愈發浸溺憂鬱裡頭,這段期間因此也成為搭車最容易遇上怪人和神經病的危險期。
http://news.gamme.com.tw/286581 (這裡也有可愛的插圖說明)
開學到四月底,課漸漸重了起來。
五月黃金週一過,焦慮、沮喪、疲憊不堪等情緒紛紛襲來
不停感到時間跟壓力的逼迫,人際關係令人厭倦,
即便能夠一個人獨處的時間也無法真正獲得放鬆。
在這裡的課意外地重,
每週有文法、閱讀、聽力口語、新聞讀解、日本研究、 商用日語等等的課,
剛來時還因為課程多元而興奮不已,
每一門課的每一節作業小考演講等接踵而來之後,就發現事實並不如我想像...
時間有限,煮菜、寫作業、考試、騎腳踏車變成京都生活的全部,
我有著無法具體言說的憂鬱沮喪,
當然並不如在台灣遇到的情況嚴重,
只是都已經來到國外了,卻還是沒有辦法在精神上獲得解脫,
再加上四月時的平常心讓我產生已經適應環境的錯誤認知,
那種與預期落差帶來的挫敗感將我圍困...
我找不到自己的步調。
可是這樣在異國不知所措的我,幸運地因著好友們給予的安撫鼓勵,
逐漸在忙亂的生活中找到了出口,
也或許是該度過的不適應期也差不多結束。
課業還是沒有減輕,但心態已經變得輕鬆,
畢竟來到這裡,花太多時間煩惱和沮喪也不是件明智的事。
當然,在五月還是去了一些地方,
在那些目睹美景、心靈放鬆的瞬間,還是會感動。
我想京都的美好真的得放慢腳步下來感受
忙亂的眼睛是看不見她的美的。
時間已經所剩不多,
「慢活」是今後的生活方針。: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