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y 3 8/25
第三天是觀光行程,景福宮→北村→三清洞→仁寺洞→明洞
溫帶地區的韓國早晚天氣都很涼,適合外出,
只是因為我們都太晚睡,早上睡起來時常眼睛都睜不開,
再怎麼早到也都差不多10點半。
景福宮在湛藍的天空下拍起來頗為氣派,不過建築非常中國,
去過北京紫禁城之後對這類的中式建築也就覺得沒什麼了。
不過古代韓服的體驗倒是很新鮮,
雖然十足觀光客行徑,但那些大概一輩子都不會穿到的衣服,
穿著拍幾張照,滑稽的模樣倒是讓我們笑了好久。
中午我們3人又吃了眾人皆推的土俗村蔘雞湯,
一整隻雞裡面包了糯米,但口感過於濃郁,肉質過於軟爛,
我們一致覺得不如前幾天吃的陳玉華,
但餐廳的建築是韓屋改建的,在裡面用餐感覺不錯。
因為下一站要去的北村韓屋依當時眾人的體力與天氣的狀況,
實在很難以步行到達,我們便再次挑戰自己搭計程車。
3人當中只有福建妹妹會一點粗淺的韓文,我和大貓是一個字都不懂。
這次學到教訓,知道要在上車前先談價錢,
問了到北村多少,對方說要價5000韓圜,大貓認為才大約兩站地鐵的距離,
照之前幾天搭車的經驗,頂多3000韓圜就可打平,
就在我們轉身要走的時候,司機就叫住我們說,照跳表算,所以我們就上車了。
不料一發動,我們就發現司機完全是往反方向開,
明明要往北去,他卻往南走,
我們搭的不是貼有外語服務的計程車,
一時不知道怎麼阻止他,我只好立即撥給Sangho,向他大概解釋了一下,
請他在電話裡跟司機溝通,
最後到達北村,跳表已經跳到6700,但還好司機仍照電話中承諾的,
只跟我們收了5000。
即便Sangho說司機搞成我們要去南邊的韓村,
但福建妹妹在一開始確實跟對方說了「北村」(Buchun),對方也複述了一次
北與南的發音未免相差太遠。
這幾天之中和Sangho也搭了好幾次計程車,都是正常的價錢,
我們唯二自己搭的兩次,卻都遭受計程車司機的惡意欺騙,
就已深深打擊我們對首爾的信任感了,
至少我們知道這件事在我們的首都,是不太會發生這種事的。
也因此後半的旅程,只要我們不是在百貨或是觀光客眾多的明洞等地逛街,
都會要求Sangho與我們同行。
由於我之前的自助旅行地點,多半是日本,有一兩次是中國,
遇到語言障礙而受挫的情形並不是很多。
雖然友人和部落客的說法都讓人覺得到首爾自助並非難事,
但這趟旅行親身的體驗是,
首爾並不適合完全不懂韓文的外國人獨自旅行,
不管是便利商店的飲料、超市的標誌,
還有許多你預設會附上的英文說明,都沒有出現;
加上有些人會想要多賺觀光客的錢,
對不懂韓文的人來說真的是一個不太友善的觀光環境,
也讓人對於這個地方的印象大打折扣。
回到北村,
歷經波折到了北村之後,看到那些傳統的韓屋,
心情也稍稍好了起來。
值得一提的是,觀光景點如梨大和北村,
路上都有會說中文的導覽帶著地圖,
有問題可以向她們詢問,中文說得相當好,給的指示也都很清楚,
這一點對於觀光客來說很有幫助,值得學習。
而北村的韓屋,
中式的屋頂加上木造的建築,比起景福宮還更有韓國的味道,
不過由於天氣實在熱,北村八景我們只看了三景左右就折返了,
接著就去我之前查了一直想去的韓屋咖啡店「緣」。
這家店小小的,也是木頭建築,總共有三個房間圍了一個小庭院,
大家席地而坐靠著牆,除了我們之外其餘都是情侶在約會,
我點了一杯柚子茶、大貓點了松葉茶,
雖然空間不大但裡面的氣氛讓人頗為自在。
在咖啡店和Sangho碰面之後,我們便徒步前往仁寺洞,
從三清洞走下來的路上,兩旁有很多非常漂亮的咖啡店,
每個建築都各有特色,櫬著綠蔭感覺很美,讓人很想在這裡多駐足一會。
只是我們還有下個景點要去,只能邊走邊拍幾張照,
途經一個旅遊書上看到的壁畫,趕緊拍了下來。
仁寺洞也是標準的觀光區,路邊販賣許多韓國風味適合當伴手禮的小東西,
到了這裡已經傍晚,終於可以閒適地一家家慢慢逛,
不過我原先也沒預期要帶什麼東西回去就是,對我沒什麼吸引力啊。
最後在某一間畫廊買了一幅畫,一家賣銅製裝飾品的店買了一個鐘、一個十字架,
算是這三天來唯一有收穫的地方。
不過到了晚上去明洞吃完烤肉,又開始逛時,
我的腰已經不聽使喚,幾乎直不起來,
在那些燈火通明、嘈雜喧鬧的街道上,只覺得疲憊不堪,
最後店都關了,回到民宿幾乎沒有力氣洗澡,
洗完匆匆倒頭就睡。
Day4 8/26
第四天是我狀況最糟的一天。
雖然今天很簡單,只有兩個購物行程,明洞以及南大門。
早上三人都因為連日來的熬夜和疲累睡到10點多才起床,
硬插了一個E-mart的超市行程,想著離民宿近,
去到那裡,依舊是看不懂的韓文商品、看不懂的韓文指標,
找不到結帳的地方,最後決定最後一天再來買伴手禮。
原先我以為韓國大概也就和日本差不多,
地鐵很大要轉線稍嫌疲累,回到民宿腿會很痠,
可是因為韓國的地鐵幾乎都沒有手扶梯,對於不會韓文的人又不方便搭公車,
在地鐵站以及一般道路上,真的花了非常多時間在行走。
此外,首爾地勢高低起伏,有許多上坡路,走起來更是累人。
中午去吃頗負盛名的「全州中央會館」,
我沒點最有名的石鍋拌飯,反倒是點了冷麵,只因喜歡冷麵酸甜的滋味(且又不辣),
送上來之後發現都是碎冰,沒細看還以為是點了剉冰,
剛吃還好,冰一融化,那種冰透了的感覺其實吃久了反而不大舒服。
不巧的是,我和大貓又在出國前得了腸胃型感冒,
還沒完全痊癒就來到首爾,吃的也都是肉類和辣食,
外在的因素加上身體狀況原先就不佳,
導致我這一天胃腸出狀況,吃完午餐沒多久之後腹痛如絞...
加上背和腰也疼痛不已,一整天都在一個硬撐的狀況下度過,
對於同行的旅伴也覺得有點抱歉。
坦白說到這一天已經很想回家,無暇享受剩下的旅程,
只覺得這次旅行怎麼這麼不順,狀況這麼不好
下午我們在Sangho的陪同之下去了南大門市場,
像是台灣的一般市場,賣很多雜貨跟鍋子、文具
(雖然後來並沒有找到傳說中的文具街)。
旅遊書上介紹南大門賣的眼鏡十分便宜,因此大貓和我原先滿懷期待,
想說可以在這裡買到一副新眼鏡(我目前戴的這一副在台灣配的也是韓國的牌子)。
去了之後發現那裡的眼鏡行像是批發的陣丈,
眼鏡密密麻麻地堆疊在一起,分不清你我,讓人失去了選擇與分辨的能力。
請Sangho幫我問問我在台灣看的幾個韓國品牌的眼鏡,
結果發現韓國外銷與國內販售的牌子似乎不太相同,
問了半天都沒有我要找的牌子,但倒是有類似材質與樣式的鏡框,
只是沒有十分滿意的款式,價錢便宜的也要將近NT兩千,
想一想差沒多少乾脆回台灣買好了。
不過特地去這一趟,沒有收穫也說不過去,
最後大貓買了一副價錢稍高,而且據說非常類似她小時候配的第一副眼鏡的鏡框......
樣式當然是韓國人最愛而且路上隨處可見的大圓眼鏡
晚上的行程則是兵分兩路,我陪大貓逛明洞,Sangho陪福建妹妹去首爾塔。
因為時間和精力有限,我們專找台灣沒有的韓國自有品牌逛。
但平時在台灣四處可見的韓國服飾我也沒買過幾件,自知不是韓系路線,
想當然爾到了韓國仍然很難買到適合的衣服,
而原先覺得會喜歡的韓國文具最後也沒買到什麼。
然而,我們在出國前因預設會在韓國購物,而換了過多的韓幣,
又要趕在各店關門的時間,想盡辦法找到喜歡的東西,
結果連逛街都成了一種負擔,
沒買到什麼回到民宿時卻已經覺得全身要散開,體力透支。
Day5 8/27
最後一天,我們只有一個上午的時間,
一早先去超市E-mart買一些要帶回來送人的零食(最後發現其實台灣根本都有),
再趕緊趕去東大門的10x10買第一天沒有買而念念不忘的帽子,
然後收拾行李,搭上機場巴士回家,
結束了這疲憊至極的五天四夜首爾之旅。
從機場出來,回到熟悉的地方,
感覺看到什麼都格外親切,那種深切感受到台灣真好的瞬間,
多半都是在這種返鄉的時候出現。
在機場外等計程車的地方,搭車回到家時,
只看到司機拿出一張收費標準的表格細細地對照,
然後告訴我們480的時候,我突然覺得感動不已,
這才是待客之道啊。
整體而言,這次到首爾反倒讓我覺得台北有許多做得很好的地方~
不僅只有我們引以為傲的人情味(台灣人對外國人真的相當友善);
計程車司機不至於會漫天喊價;
便利超商的飲料會有英文說明、超市也有英文標誌;
一般道路大家不會隨意亂丟煙蒂和垃圾;
捷運多半都有手扶梯等等。
相較之下,我想,到台灣自助旅行應該是輕鬆愉快得多吧。
[最後以看不出來累壞,感覺仍頗為美好的影片作結(笑)]